TT1069同志貼圖交友網

 找回密碼
 註冊Register
搜索
查看: 192|回覆: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回歸後港生英語能力??(知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2-9-30 16: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官方:隔离时不得采取外锁门方式
打开App
香港的英語水平是否在回歸之後極度退步?
根據幾個人的說法,香港在回歸,實施母語教學之後,英語水平急速退步。

另,歐洲的數個國家,包括荷蘭和北歐國家,都以非常流利的英語出名。很多人歸功於本國比較小的人口,導致美國娛樂業佔領該國市場,帶來了流利的英語。爲什麼香港作爲只有七百萬人口的地區,在娛樂上又沒有與大陸接軌,人口普遍英語不能交流?

當然香港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學校以及 ESF,其中的學生普遍以英語爲母語。但是似乎此外,即使是精英的公立中學也普遍不能達到流利 (Fluency) 。
查看问题描述​
关注问题写回答
1 个回答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正在做有關這方面的報告,做好回答!!!!

------------------------------


兩文三語未能有效提升香港人的英語競爭力

一、香港的語言背景與現狀

97回歸前

1862年,教會學校成立了以英文為課堂語言的學校,帶動了當時大部分學校都決定用英語來授課。

1974年前,整個香港社會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而港英政府認為需要培養一批懂得運用英語的香港人,去擔任法院陪審員和低級文官,便在香港推行高等教育,立例規定大學必須使用英語授課,使用英文版教材。某程度上了堅固了大部分中學決定使用英語為課堂語言的政策。

英語好的學生便有很大優勢,對入讀大學更為有利。英語亦是教育程度較高的白領階層較多使用的工作語言 (侍建國,2015)。

至90年代中期,香港已經有90%的學校用英語作為課堂語言 (徐州,1999)。

97回歸後

教育集團EF EPI 2015年報告集合全球70個國家,分析了75萬名成人的測試數據,顯示全球六十個非英語國家英語水準的變化。香港的英語能力在世界排名第30,而語言教育政策相似的新加坡排名第6,新加坡的英語能力指標程度為卓越水準,而香港只屬於中級水準,被新加坡遠遠拋離 (EF Education First Ltd, 2015)。可見香港教育政策未能有效提升香港人的英語競爭力

另外,2015年香港大學的「香港居民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研究指出約30%三成的市民在英語說話和書寫能力被評為「較好、好」,只有約4%和6%的市民在英語說話和書寫能力被評為「非常好」(Shone, Bolton, Luke, 201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2015年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亦都指出考生在英語寫作和說話能力方面,字詞匱乏,表達能力不足(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5)。而2012年至2015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只有50% 考生在英文試考獲等級三或以上,代表有半數考生未能到達大學入學的要求。

二、英語的重要性

英語是個人和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一環。英語能力高的地區,如新加坡,會有更好的收入,較高的生活質素。2015年,新加坡人均國民總收入為$80, 270;而香港只有$56, 570 (EF Education First Ltd, 2015)。而英語能力較差國家普遍位於北非及中東國家,經濟競爭力並不高。英語程度與人均國民總收入的關係可謂相輔相成。可見英語水準與收入及生活質量呈正相關,擁有優秀的英語能力是改變生活質素的重要關鍵。

美國和英國在商業、學術領域具較大影響力,主導了全球的經濟及政治,英語自然成為了基礎表達語言,而且隨著網路的發展,使英文在各領域的使用更加普及。另外,科技發達,網路時代來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資訊來往得更方便、更低成本,國際彊界也逐漸打破。只要打開電腦或手機,就能夠第一時間獲取世界各地的資訊。

非英語國家的人民在國際交往中會因為母語並非英語而不便利。例如,科學家需要花更多時間去理解和閱讀用英語論文。他們用非英語寫成的論文可能不為以英語作主導的學術界關注。

香港大學許志光教授認為,香港語言文化的最大魅力,在於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樑。從香港可以看見中國,也可以看到整個世界,可見語言的重要性。


三、香港人英語退步的原因

97回歸後,香港人英文退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

教學方式

英語專家兼資深傳媒工作者詹德隆認為97回歸後英語是以Communicative English為方針,著重日常生活對答。「Communicative English是以第一語言為教學方法,當你是西人般教學,教你反應,於是學一個,只能懂一個。」另外,大部分文件都是中英對照,減少了香港人使用英語的機會,水準自然走下坡 (陳芷慧,2016)。

此外,香港雙語人士在工作環境中主要使用英語,但日常生活與家人和鄰居則以粵語交談,教學方法實用性並不大(侍建國,2015)。

普通話正在香港風行

中國崛起,在大陸做生意或工作的香港人熱衷報讀一些成人普通話學習班,他們認為將來的業務要有好的發展,掌握普通話是十分重要。

政府及公司在招聘廣告中都把會說普通話列作一項能力要求,使得學習普通話成為一種風氣。各級政府機構也開設各類普通話課程,讓政府官員學習。(侍建國,2015)。

1998年, 教育局更把中小學原為選修科目的普通話列為核心科目, 為普通話課程確立地位。接著由內地培訓組織及香港教育學院等高校為中小學普通話科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普通話水準 (葉竹鈞,2010)。

普通話變得愈來愈重要,令英語在香港的就業市場地位下跌,不再被視為首要語言。普通話成為新的語言學習焦點,從而改變香港人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兩文三語政策未能平衡地分配普通話和英語的資源投放,政府過分注重普通話 (EF Education First, 2013)。

港星效應

一些香港演員經常在微博中提到參與了普通話口試和筆試,從字行間可見他們對普通話的著緊和重視程度。2009年4月22日騰訊娛樂其中一篇新聞的標題為《胡杏兒苦練普通話 有望到內地拍電視劇》,胡杏兒為節目《情迷TVB戲劇之王》錄像,節目中她要用普通話對話,在訪問中表示希望別人知道她的普通話並不差,更會找她來內地拍劇 (陳啟霞,2011)。

另外,香港的影視明星以剛學會的普通話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侍建國,2015)。

混合教學語言

兩文三語成立,1998年,香港共有中學 460間,教育局指定了100多間中學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除了中文和中國歷史,其他科目必須用英語來教授,俗稱英文中學(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而另外 300 多間中學就要用粵語來教學,俗稱中文中學(Chinese Medium Instruction)(許光烈,2005)。而2001年9月,這些中文中學又可自行決定即將升讀四年級的學生以用粵語還是英語來授課。當中約七成中文中學選擇用英語為中四學生授課,這些中學變成了半中 (粵) 半英學校 (姚德懷,2001)。

過去大部分的英文中學教師都不是以百分百英語授課,筆者就讀英文中學,對此有深入體會。只有考卷和課本用英文的英語教育,只會造成學生讀了十多年英語後,不能與外國人用地道英語對話、無法寫一頁沒有錯誤的英文文章、更不會完全聽懂一篇通俗的演講(方奕,2002)。

此外,中文中學缺乏機會去練習英文。香港採用的英文教學方法著重日常生活對答,但香港根本製造不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環境,「英雄無用武之地」 (溫植勝,2012)。

教師英語能力備受質疑

2000年9月,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對教師作出意見調查,報告指出大約有85%的中小學教師認為學校採用英語教學的先決條件是他們自己的英語授課能力。教聯會指出,政府在制訂語言政策時並沒有考慮到教師的英語能力,只是以學生的成績評估該校應否用英語教學 (方奕,2002)。

2001年6月,參加首次英文基準試考試的英文教師和預備教師,有67%英文書寫不及格,50%口語不及格 (方奕,2002)。

居於香港的澳洲人,曾任職私立學校英文教師河國榮,稱在香港生活多年,他的英文退步不少,忘記了很多生字,指出在香港運用英語機會太少,所以水準倒退(陳芷慧,2016)。


四、建議

制訂教育政策時,政府應要有充足的研究和調查,參考多方數據,以作出長遠的規劃。對學生而言,要今一種語言運用自如,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有一定的成效。讀書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長見識和將來的工作,假如絕大多部分工作只要求一文一語、一文兩語、兩文一語或者兩文兩語,但香港的兩文三語教育政策卻不分先後輕重地同時發展多種語言,無疑會剝削了學生學習其他知識的時間,同時浪費很多資源。

政府應投資於教師培訓。如培訓計劃經過設計並得到切實執行,為教師和專業發展而建立的教師培訓計劃將是明智的投資。英語教學技巧更好的老師可以提升數代學生的英語水平。

充份利用科技和網上學習工具。對成年英語學習者來說,另類課堂形式效果尤其顯著。大規模開放網上教室、網上口語班和視像通話教學,都可以為有工作需要的人提供更彈性學習機會。更可以開發手機程式和其他流動產品,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在外出時改善聆聽能力和學習基本的語法、詞彙,充分利用碎片時間。



Reference:

EF Education First Ltd.(2015),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2015 - Hong Kong, retrieved 16 November 2016, from http://www.ef.com.hk/epi/regions/asia/hong-kong/

EF Education First Ltd.(2015),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2015 - Singapo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f.com.hk/epi/regions/asia/singapore/

EF Education First Ltd. (2015). 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 for Schools.

Shone, J.B., Bolton, K., Luke, KK. (2015). Language Use, Proficiency and Attitudes in Hong Ko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5)。2015年考試報告及試題專輯。

侍建國、卓瓊妍 (2015)。香港的“兩文三語”問題。中國社會語言學2015年第1期 。109-116。

徐州、吳格非 (1999)。香港的英語教育--過去、現狀與未來。《英語知識 》,5,8-10。

陳芷慧。(2016)。【蘋果日報】陳芷慧:港人英語水準下跌?河國榮:學語言應先聽半年再講。 Hktext.blogspot.hk.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6, from http://hktext.blogspot.hk/2015/11/falling-english.html

葉竹鈞。(2010)。論香港 “兩文三語 ”政策的發展趨勢--從“特別”走向“共同”。廣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9,87-91。

英語能力指標顯示香港英語能力有下降趨勢 普通話在職場的重要性提升為影響學習英語的關鍵. (2013). EF Education First.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16, from http://www.englishtown.com.hk/_i ... EF_EPI_World_CN.pdf

陳啟霞。(2011)。香港粵語與英語的混用現象及“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臨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學報,2,51-56。

許光烈。(2005)。香港語言政策及思考。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34-37。

姚德懷。(2001)。語文建設與語文教學(上)--試提出一個中文科和普通話科合一的方案。Retrieved 27 November 2016, from http://www.hkedcity.net/iclub_fi ... eseEducation04.html

方奕。(2002)。香港英語教學水準走低。中國青年研究,2,83-84。

溫植勝、甘文凝。(2012)。香港語言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反思。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61-66。


-------------------------------

寫得比較差,望諒解!!!

编辑于 2016-12-01 17:02
​赞同 21​

な告

相关
2#
發表於 2022-9-30 17:19 | 只看該作者
我英文超爛的
3#
 樓主| 發表於 2022-9-30 17:33 | 只看該作者

港生一般都不錯
從前
4#
發表於 2022-9-30 19: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omeros 於 2022-9-30 20:18 編輯
gennie87 發表於 2022-9-30 17:33
港生一般都不錯
從前


之前有個也常來聊天區的tigg他雅思是9., 滿分就是9分

他也是很少發言都潛水多 我看他每天還是會上線
5#
發表於 2022-10-1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歸後港生英語能力下降是必然的
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出現主權/政權的轉移
必定讓當地使用的語言及方言發生主次位階的變動
政治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才是經濟


香港由中國改屬英殖 官方語言由中文轉為英文
再次由英殖回歸中國 官方語言自然由英文轉為中文

新加坡脫馬獨立 雖然華人佔3/4
但鑑於獨立前華人受歧視 馬共 及為了廣納他族留新(當時SG人口太少)所做的承諾
李光耀政府選擇以英文做為第一官方語言
與他在新加坡獨立前留英的菁英背景有關(當時太太也是留學生)
雖然沒多久他回新後 目睹日本攻打新加坡 英國人毫不抵抗棄新而逃 而開始看不起英國人
當然他執政後期努力學中文 強調中文的重要性 也是出於政治嗅覺 因應中國崛起後政經的需求


如果你去過新加坡 自然瞭解新加坡人英文好的原因
官方訊息的公告布達之外 地鐵站公車牌路標全是英文(我學了 alighting passengers 這個詞)
公立學校都是全英文教學(雖然是 Singlish) 每個公民的第一套公積(基?)房訊息揭露也是英文
在私人的商業空間才會出現因應商業需求的語文(小印度滿是符號化的印度語)
商家在不確定你的種族文化背景前 開口一律是英文
那是一個英文第一優先的環境

反觀香港 即使英殖時期 官宣英中並陳 生活層面則多為中主英輔(半島酒店不在生活層面之列)


但語言為文化之根本 語言要精練到極高的程度才能昇華出一點文化
新加坡人的英文再好 也出不了一個珍.奧斯汀 反而更耽誤了出幾個白先勇/林夕的可能
新加坡電影近幾年除了"熱帶雨"  觀看其他如"非常婚事""鬼也笑"...
常因為劇情/口白/演技/服化道等原因而出戲笑場
當然主要是因為語言程度低落 而致文化底蘊不夠的關係
以前到新加坡 他們的華文娛樂與台灣之間時差嚴重
2007年都還會在以中文流行歌為主的唱片行聽到林淑容李茂山高勝美 鳳飛飛則是永遠的經典

香港人英文即使不及新加坡人
但對粵語精練的掌握 加上港人政治上寄人籬下 經濟上極度缺安全感的交替作用下
產生了香港的影視流行音樂等通俗娛樂裡 拜高踩低 勢利尖刻 精刮上算 又自我阿Q的港式風格
進而在八O 九O年代的華文娛樂佔有一席之地
現在為了大陸市場 學普通話早就是全民運動了

台灣也一樣 英文永遠不可能主流化成官方語言 完全沒那環境
但在蔣經國過世前 國語(北京話/普通話)雖是最大公約數
其他的方言 例如江浙方言在官場(因為蔣家) 四川話在空軍的圈子(抗戰時空總在成都)
都會隨著權力的移動而產生位階的昇降
直到李登輝執政才使台語在方言裡位階直升至尊
馬英九執政也無法改變這個趨勢(當然 他根本不敢 外省原罪感太強)
蔡英文執政後那更是國語都不國語了 雖然年輕人的台語程度也並未因此有顯著提升
這當然是政治影響教育政策後的結果 看看電視新聞字幕的錯別字就可以判斷


話說新加坡人英文的聽說讀寫 在亞洲該算是最好了
但發音和文法都強烈的受到新加坡自身地緣和種族融合的影響 自成新品種的 Singlish
一般華人中文以廣東話或福建話(閩南語)為底 所以口音很重
如果華人讀的不是中文學校 則一般只能聽說 不會讀不會寫 中文程度普遍低落
這大概就是英文比較好該付出的代價吧!
6#
 樓主| 發表於 2022-10-1 00: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gennie87 於 2022-10-1 00:53 編輯
oliver67 發表於 2022-10-1 00:25
回歸後港生英語能力下降是必然的
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出現主權/政權的轉移
必定讓當地使用的語言及方言發生 ...


新加坡年輕這代的英文講出來完全是母語程度

就他完全用英語在思考

語法完全就是正統英語母語人士的用法

當初那個教材還有師資要怎麼籌備是很大的工程

老師全部要改成英語授課

但那些老師卻又不ˋ可能全部請到英語母語老師

數學、體育、美術、音樂、理化

這些一定不可能是英語母語人

這要怎麼貫澈執行到這ˋ一代這樣

我真的很好奇

不知怎麼辦到的


因為我認識四十多歲的新加坡人

問他們的英語教育和年輕這代有差別嗎


他們也說完全不一樣

他們那一代都還是用中文在思考的

7#
發表於 2022-10-1 01:03 | 只看該作者
我朋友是97年出生,恰逢回歸那年,他的英語程度遠不如我認識另一位的香港人

但應該還是比多數臺灣年輕人好就是了
8#
 樓主| 發表於 2022-10-1 01:08 | 只看該作者
zin8923 發表於 2022-10-1 01:03
我朋友是97年出生,恰逢回歸那年,他的英語程度遠不如我認識另一位的香港人

但應該還是比多數臺灣年輕人 ...

好很多多多多
9#
發表於 2022-10-1 01:35 | 只看該作者
gennie87 發表於 2022-10-1 00:52
新加坡年輕這代的英文講出來完全是母語程度

就他完全用英語在思考

在每個人的心裡 不同的語言方言

都會隨著政治文化傳媒的影響而有親疏遠近

以前(大概2015)在新加坡看到一個討論形態的中文節目

主題就是讓很多國高中生討論英文還是中文重要

結果小輩一面倒覺得英文比較"高級" 比較重要

這當然是英美大國政治 英語強勢文化下的結果

想來他們的中文一定比上一代更糟

但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影視作品進步驚人

不知道會不會有助於中文本身形象的提升

10#
 樓主| 發表於 2022-10-1 01:45 | 只看該作者
oliver67 發表於 2022-10-1 01:35
在每個人的心裡 不同的語言方言

都會隨著政治文化傳媒的影響而有親疏遠近

中國影視作品高峰已經過了

這兩年下降很明顯


宮鬥劇被禁後

就幾乎很少人在瘋劇了


小時代之後

也很少人在談論電影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gister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TT1069.COM

GMT+8, 2025-8-11 12:58 , Processed in 0.0460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