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自維基: 中華人民共和國LGBT權益9 w' L, x) I4 b. @5 G7 v
對LGBT的污名化和內容審查,廣泛地存在於影視、書刊(含學校教材)、網際網路等大眾媒體,由上而下涵蓋當局政策以至業者作為[132][146]。/ c$ B2 J4 l) C( a- ]
9 K4 X7 t. V* N) |$ P
社群活動5 q5 f# f3 Y- g
2017年5月,有LGBT團體原訂於西安舉行大會,但九名有份籌辦活動的同運人士遭公安扣留,更被明確告知「同性戀活動以後都不可以在西安舉辦」,令活動最終被臨時取消[147]。2 \9 h% r- j6 J0 \: H G
* G9 ^6 U5 Q( D
2018年5月13日,一位網友為響應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在北京798藝術區外發放彩虹旗徽章,一小時內送出逾3,000枚。園區保安隨後驅離人群,兩位女性慾入園取車,取下徽章後仍遭拒絕。現場視頻顯示一群保安推倒並腳踹一人,推開並毆打另一人。兩人均有軟組織挫傷,其中一人送醫治療。保安所為引發強烈反響,被質疑是針對LGBT群體的非法暴力,對公民人權的侵犯。中國大陸LGBT平權組織聯署抗議此事,亦有組織向受害者提出法律援助。相關討論和視頻在新浪微博上很快被刪除。798藝術區一位安保人員受訪稱,園區「有權阻止違法行為」,戴彩虹旗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違法」,「同性戀的性取向扭曲,很可怕」,還稱衝突的起因是兩位女性對一位保安豎中指。[148]次日,涉事保安服務公司致歉,開除三位保安並賠償受害人。女權活動家呂頻受訪稱中國LGBT平權運動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政府對類似事件和彩虹旗等標誌也十分敏感。[149][150]
7 g, @0 M; `- Q" w! X' o4 U* L ~3 u: C* x5 V
2009年起,上海的LGBT社群每年6月都會舉辦「上海驕傲節」,並組織藝術展、電影放映、文學之夜和體育比賽等一系列活動。2020年的上海驕傲節因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被迫延期,但在同年8月,主辦方宣佈驕傲節「停止所有活動」,並將「終止未來的活動計畫」,但並未說明停辦原因。[151]一位資深志工指停辦是因為「壓力已經大到不行」[152]。& n3 \2 \0 t/ r7 d
- w( x2 ~( ?7 C8 n; p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犯罪學家巴肯在2018年批評:「習近平政權對一切都非常緊張。因此,他們打擊LGBT活動,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是同性戀,而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組織化是一個潛在的威脅。」[153]0 ~4 X, k$ F$ S6 i, c( f
b- o; ^9 }# `6 C2023年5月15日,北同文化(原北京同志中心)宣布"因不可抗力」終止運營[154]。0 p( P9 E' l8 ?: u% {! d# V; s
1 x) L; Y1 f: k6 T
網際網路; ?- H+ P1 G, |0 K
2018年4月13日,新浪微博宣佈將依照《網絡安全法》清查同性戀題材等內容。而擁有超過二十萬粉絲的同志公益媒體「同志之聲」公告稱由於不可抗力原因,其微博編輯部將無限期暫停工作。微博網友對此事件反應不一[178]。大量網民隨即發起「#我是同性戀」的抗議行動,表達對LGBT權益的支持,數日內標籤被討論50萬次,並獲數億網民瀏覽,後被新浪微博刪除。[179][180]亦有大量網民以「#我是同志我拒絕被清查」標籤,反對今次審查[147]。4月15日,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在微信發文指「性傾向不止一種,不管是同性戀還是雙性戀都屬正常,絕不是疾病」,「尊重他人的性傾向應該是共識」,不過亦稱「性傾向本身也不應該成為少數人譁眾取寵的內容」,把性傾向當作「賣點」,「博出位、博眼球」的「低俗、媚俗」行為,會讓未成年人「盲目跟隨」,並總結道:「同性戀者也是正常的公民,在主張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181][182]」。4月16日,新浪微博通過微博管理員帳號表示此次清理「不再針對同性戀內容[183]」[184]。之前暫停的「同志之聲」也在當日恢復更新[147]。CNN記者認為,新浪微博和人民日報的不同態度可能是政府內部分歧所致[185]。
. ?+ N' p' U- x8 J$ J+ ~& `0 Y. j2 t x
2018年4月13日,在新浪微博清查同性戀相關內容後,江蘇有LGBT團體經報備,於4月15日組織彩虹馬拉松活動。參與人士攜帶代表LGBT的彩虹旗以及支持同性戀標語的道具入場,旨在「讓陽光下再次出現彩虹」。但在網路上相關消息被封鎖[186]。
9 ]2 z. A& C/ r1 c- Y# h! t+ ^, ?8 p, M% j
2018年6月,知乎以「違反法律法規」為由刪除部分與LGBT有關的內容,以及幾乎所有與跨性別者有關的內容,不少跨性別者的帳號也被封禁[54]。$ {0 U/ {7 E/ D& d# o* r
5 v/ k, n- K9 V- D9 H0 R2018年7月前後,受央視點名影響,Bilibili上不少與哲♂學和淫夢等男同性戀色情片相關的視頻(多為鬼畜惡搞)被以低俗色情為由遭到下架,直到2024年2月前後部分視頻以補檔形式恢復。
$ J4 Z) Z3 \7 `! N! D# C6 u: d9 a! |6 p7 I9 D! u+ n( _1 l3 m3 M
2021年7月6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個高校的LGBT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所運營的微信公眾號被微信停用,所有內容均被屏蔽,其帳號名稱也變為「未命名公眾號」[187][188][18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7月8日對此回應稱不了解具體情況,並稱「中國政府依法管理網際網路」。[190]1 ]4 a1 ]& j5 Y4 m' F8 }
; a; d A# A( @. _* \$ E遊戲與廣播劇# d( k% c I( o1 x1 N+ V
2021年9月8日,中國中央宣傳部與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其他部門,對騰訊、網易等平台進行約談。該約談將展現男同性戀的耽美內容同所謂「娘炮」一起列入「不良文化」。[191]
/ i1 _1 O! G, n1 m' F4 o4 ?
1 P6 s/ N: v2 ~2022年8月23日,知名二次元音頻社區網站貓耳FM下架多部描寫同性戀的耽美廣播劇,其中包括《偽裝學渣》《撒野》《默讀》《破雲》《某某》《囂張》《我喜歡你的信息素》等,該網站給出的理由為「技術原因」。它在2021年11月被政府以「審核機制存在嚴重漏洞,違規傳播大量不良網絡視聽節目」為由予以罰款。[192] |
|